告別軍旗的那一天
“送戰友,踏征程,默默無語兩眼淚,耳旁響起駝鈴聲……”那年我和戰友們一起高唱軍歌,告別軍旗,脫下軍裝,走向未來。盡管38年過去了,但我常常想起那段魂牽夢繞的軍營生活,想起向軍旗告別的那一天。
1981年10月,我告別親人,乘上西去的列車,到達烏魯木齊市南山礦區魚兒溝的新兵連。記得剛到軍營時鑼鼓喧天,還有排著整齊的隊伍夾道歡迎的老兵們,只見大門口“歡迎新戰友”的橫幅格外醒目。緊接著,我們就開始了緊張的新兵訓練。那時候的南疆,氣候格外寒冷,而新兵訓練是異常艱苦的,即使下大雪,部隊照樣出操訓練。我們每天戴著皮棉帽,穿著大頭鞋,踏著積雪咯吱咯吱的響聲不絕于耳,訓練場上口號聲聲,熱火朝天。那時候,大家無憂無慮,歌聲充滿了整個軍營,開飯前唱、看電影前唱,甚至在開軍人大會時都要拉歌,班與班、排與排、連與連,五花八門,熱鬧非凡,部隊是年輕人快樂的家園。
“鄉情被道路拉長,豪情被眷戀替代,當了兵眼前就是一個嶄新的世界……”記得剛當兵的時候,面對每天扛著洋鎬、鐵鍬修鐵路的生活,我有過失落、有過彷徨,后來通過“三榮”思想教育,使我逐漸理解了“勞動光榮、艱苦光榮、當鐵道兵光榮”的意義。就這樣,在老兵的帶領和影響下,我從一個當兵前沒有干過活的人,學會了簡單的木工手藝,安裝門窗,制作模板等等,雖然經常手磨出了血泡,但我從來沒有退縮過,為南疆線、南同蒲復線建設添磚加瓦,貢獻力量。盡管參加施工時間不長,但我卻為此出了力、流了汗、立了功。
1983年上半年開始,我所在的部隊從西北陸陸續續搬遷到山西晉南的一個縣級市,年底前接到上級命令,鐵道兵集體轉業并入鐵道部。記得84年元旦那天,全連戰友照了一張兵改工合影照片,隨后戰友們集體向軍旗敬禮,之后摘下領章帽徽。昔日熱熱鬧鬧的三用堂,那時變得靜悄悄的,有的戰友互相擁抱流淚,有的默默無語暗自神傷。那時候,部隊的施工任務飽滿,天天有干不完的活,很快大家就適應了新的變化、開始了新的生活。盡管我當了只有兩年兵,對部隊生活還不是太熟悉,就告別了軍營,更是難分難舍,萬般眷戀。
轉眼幾十年過去了,如今我們這幫最年輕的老鐵也即將退休了。但只要無意間想起當兵的歲月,就會想起告別軍旗的那一天。相信和我有過同樣經歷的人,就永遠忘不了離開軍營、開始追夢的那一天。
(中鐵十五局漢十鐵路HSSG-6標項目部 姚占堂)